查看原文
其他

毕节:策马扬鞭再奋蹄 攻坚克难勇向前

云上毕节 2022-03-30


毕节试验区建立31年来,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普遍贫困到基本小康、生态环境从不断恶化到明显改善的跨越,在治山治水、治穷治愚的探索实践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成为了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一个生动典型。



如今,在毕节大地上,一片片生机盎然的希望田野,一张张闪闪发光的特色明片,正搭建起毕节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桥梁,毕节试验区正集中火力全面推进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



产业支撑是脱贫攻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今年秋季,随着织金县11万亩皂角林下套种的南瓜喜获丰收,并通过订单模式销往省外市场,该县10000多贫困户40000多贫困人口尝到了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甜头。


织金县龙场镇营仓村  村民 罗连福

这个瓜确实真的长得好,一个有十七八斤,我家栽了两亩,卖得3000多元。


在织金县龙场镇,5000亩抗旱能力差的石旮旯地连片种植了皂角树,并由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带动群众在树下套种品质优良高产的南瓜。


织金县龙场镇农业服务中心  主任  穆明林

我们种植南瓜,是配套(发展)皂角产业以短养长的一个重要项目。我们镇共种南瓜5000亩,产量200万斤,产值在80万元。



龙场镇之所以大力发展皂角产业,这和数十公里外的猫场镇兴旺发达的皂角米加工产业密切相关。正是瞄准了猫场镇这个全国知名的皂角米加工流通集散地带来的市场优势,织金县科学谋划,把皂角种植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产业之一来抓,在全县规划种植皂角树50万亩,产业覆盖10000多户贫困户。


织金县农业农村局  副局长 罗廷勇

这个产业无论从种植的传统上,还是从目前的加工水平上,在市场的占有量上,我们都是有优势的。目前,我们全县已经种植了32.07万亩。



产业、技术、资金、市场等要素的无缝对接,让毕节市农业产业发展呈现出遍地开花硕果累累的喜人局面,威宁的蔬菜,赫章、黔西的香葱,织金的皂角、竹荪,大方的天麻、辣椒,纳雍的茶叶等特色农产品不断走出大山,畅销省内外甚至国外市场。种类繁多的蔬菜、水果、食用菌、中药材成为坝区经济、山林经济的主角。



近年来,我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脱贫攻坚的各项决策部署,按照“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要求,紧扣 “八要素”,用好 “五步工作法”,深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强力推动产业扶贫,一大批特色优势产业正不断在贫困山乡拔节生长,在乌蒙大地的山山水水间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产业扶贫新路子。



与此同时,我市还下大功夫全力打好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扶贫搬迁、教育医疗等硬仗,用壮志如铁的决心、绣花功夫的用心和万夫一力的齐心交上了一份份亮眼的脱贫攻坚成绩单。



数据显示,毕节试验区建立以来,全市累计减少贫困人口630.9万人,1389个贫困村出列,贫困发生率从56%下降到5.45%,黔西、大方两县按照国定标准实现“脱贫摘帽”;七星关区、织金县将在今年“脱贫摘帽”。



毕节属于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贵州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截至2018年年末,全市贫困人口为44.41万人,脱贫任务依然艰巨。


今年以来,毕节市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着力落实好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精准资助政策,不让贫困学生因贫辍学、因贫失学;继续做好特殊贫困群体医疗保障工作,实现健康扶贫医疗保障救助全覆盖;认真落实易地扶贫搬迁有关政策,确保“十三五”期间规划的32.5万名搬迁对象如期搬进新家;加快农村“危改”“三改”和老旧房整治,实现农村住房安全有保障。



除此之外,在重点工作推进上,毕节市通过瞄准脱贫目标任务,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推进各类项目建设,尽可能实现“应脱尽脱”,确保年底超额完成减贫目标任务,最大化降低贫困发生率;抓好七星关区、织金县“脱贫摘帽”工作,巩固黔西县、大方县“脱贫摘帽”成果。



当前

毕节试验区广大干部群众

正万众一心、脚踏实地

向贫困堡垒发起持续攻坚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

不断书写崭新的篇章



记者:魏燕 刘畅 高峰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编辑:吴春妹

编审:郭磊  高锋

监制:叶光良

投稿邮箱(bjtvysbj@163.com)

更多新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